(相关资料图)
近日,江苏省淮安市财政国库支付中心综合科科长孟庆洋在接受《经济参考报》记者采访时表示,淮安市财政局近年来坚持系统化思维,积极探索创新工作方法,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,转变监管理念、丰富监管举措,以促进预算单位财务支付管理规范化为目的,推进国库集中支付动态监控工作提质增效。
孟庆洋介绍,一是提高站位,更新监控理念。淮安市财政局坚持系统化思维,加强对预算单位的财务业务指导,强化监督检查、调研,多角度探索思考预算执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,建立健全财政全流程动态监控体系,为规范预算管理、提升资金绩效积极开展监管改革创新。
二是增强素质,提升监控能力。按照政策要求,分析相关预算单位特点,梳理汇编支付共性问题,不断充实支付问题档案库。把握各系统单位特点,通过监控系统,分类分级整理问题、线索以及处理方式。加强对预算单位“三公”经费等领域监控研究,追根溯源问题成因,积极沟通优化措施。加强排查各类资金支付、发放问题,与预算单位积极沟通,纠正预算执行偏差,提高审核工作的精准性和规范性。
三是探索创新,增添监控手段。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,大力推进监管信息化系统建设,深挖数据价值,为监控工作质效提升增添新路径。按照“预警-核实-处理”的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流程,加强对预算单位的支付申请合规性审核,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相关规定,加大对用款计划用途支出审核力度,有效制止违反部门预算、政府采购、财务管理等制度问题的发生,对政府采购程序不规范、系统内转移资金等17项行为设置预警规则,对预算执行动态监控发现的疑点问题快查快处,提升预算单位用款成效。
四是以点带面,提升服务效能。开展集中支付现状及问题调研,发放国库集中支付满意度问卷调查,了解支付工作现状,及时召开部门及下属单位业务座谈会,听取对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和一体化系统运行情况的意见和建议,对拟出台的支付管理办法和动态监控管理办法进行讨论,共收集问题和建议六类、十四条,对个性问题予以分类指导,细化完善监管办法,确保监控、响应、处理、反馈运行顺畅,与用款单位共同推动动态监控体系提质增效。自系统运行以来,累计开展动态监控2.92万次,国库集中支付资金161亿元、30余万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