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资看多中国的声音和动作正在增多!
A股市场迎来全面注册制落地后的首个交易日,三大指数集体走强。业内人士分析称,随着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正式启动,可以预见,随着市场化程度逐步提升,外资布局中国资产的积极性也将进一步提高。
(资料图)
值得注意的是,2023年以来,外资已经在“跑步入场”。据WIND数据统计,1月份外资流入A股的资金量达到1412亿元,创出单月历史新高。上一次单月新高是2021年底,当时一个月流入900亿元左右,也就是说今年以来外资在加速流入A股抢筹,截至目前外资流入A股的资金量已经超过1500亿元。
伴随着“真金白银”买入中国资产的同时,包括高盛、摩根士丹利等大型外资机构纷纷发声,对A股市场表示乐观。
高盛高举“唱多”大旗
2月20日,高盛发布策略报告指出,随着中国经济复苏有助于企业利润的增加,预计中国股票面临新的上涨驱动力,到年底前还有超两成的上升空间。
高盛对环球风险资产及股票的看法为“中性”,然而,该行续建议“增持”中港股市。高盛认为,中资股仍未完全反映中国重启的利好因素,加上内房对经济的拖累减少,内地互联网监管松绑,以及中美关系出现好转,高盛预期MSCI中国指数的每股盈利将增长约17%,对应市盈率为12倍。
据WIND行情数据显示,MSCI中国指数最新收盘价为68.61点。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(KingerLau)等在最新报告中表示,MSCI中国指数有可能在2023年底前达到85点,意味着MSCI中国指数还有24%的上涨空间。
刘劲津还指出,中资股的升势将由估值修复转为盈利推动,中线看好A股多于H股,主因A股拥有更多受惠国家政策的主题,以及过去三个月H股已跑赢A股。
刘劲津看好消费相关的概念股,也看好“专精特新小巨人”,即是具备特色专业技术的中小企业。高盛亦认为,互联网股的估值仍较平均水平低一个标准差,故相信具有进一步修复空间,并取决于未来盈利增长前景。
事实上,就在一周前,高盛还同时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。其经济学家JosephBriggs和Devesh Kodnani预计,2023年中国四个季度经济平均增速6.5%,显著高于去年11月底预测的5.5%。
此外,高盛还指出,目前海外对冲基金对中资股的仓位已较高,但主动型基金的仓位较历史水平仍低约420个基点。
多家外资“狂买”A股 看好中国经济
国家外汇管理局最新数据显示,1月份外资积极参与境内股票市场,净买入境内股票277亿美元,创单月历史新高。
1月份的金融信贷数据显示,总量与结构均有所好转,社融规模也显著回升。1月份人民币贷款增加4.9万亿,创出单月历史新高,同比多增9227亿元。这其中的增长主力为企业贷款,说明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在逐步恢复。
细分来看,外资狂买的前十大行业为食品饮料、银行、家用电器、非银金融、医药生物、商贸零售、建筑材料、有色金属、传媒和机械设备。
美国著名投资人查理·芒格在2月16日的建议中提到:“投资中国可以让你用便宜的价格买到一些更好的公司”。
中国基金报记者还注意到,包括高盛在内,近期还有多家外资机构都对今年的A股市场表达期待。
与高盛一样,摩根士丹利也于近期上调了对中国经济的展望,将202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预测从之前的5%上调至5.4%。根据预测,摩根士丹利认为中国经济的反弹活动将比预期更早、更剧烈。
摩根大通全球市场主管Troy Rohrbaugh在近期的一次会议上对投资者表示,中国是最大的机遇,会继续像之前一样谨慎地投资。同时,摩根大通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也在采访中声称今年计划访问中国,并表示未来与中国保持关系非常重要。
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(CIO)则表示:“我们预期新兴市场将迎来更有利的前景:新兴市场与中国经济表现相连。随着中国重新开放,国内消费以及对其他新兴(和发达)国家商品和服务的需求都受到提振,能源等大宗商品的需求将复苏,不少主要新兴市场均严重依赖相关需求复苏。另外,大宗商品价格结构性上升对新兴经济体及其信用基本面带来缓冲。”
近期,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也上调了中国经济增长预期。根据IMF1月发布的《世界经济展望报告》,IMF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从4.4%大幅上调至5.2%,认为中国优化调整防疫政策等因素将改善中国经济增长前景,为全球经济带来动力。在IMF总裁格奥尔基耶娃看来,“中国发展极有可能成为促进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一个最重要因素。”
来源:中国基金报/赵岗 伊万
审读:谭录岗